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瞭望·大咖说丨张聚良教授:HR+/HER2-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解析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10/2 23:06:35  浏览量:23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HR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尽管该亚型患者整体预后较好,但由于这一亚型患者具有高度异质性,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近年来,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不断优化,从内分泌治疗延长至CDK4/6抑制剂的强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患者生存获益。对于HR+/HER2-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肿瘤瞭望特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聚良教授分享其观点。

编者按:HR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尽管该亚型患者整体预后较好,但由于这一亚型患者具有高度异质性,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近年来,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不断优化,从内分泌治疗延长至CDK4/6抑制剂的强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患者生存获益。对于HR+/HER2-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肿瘤瞭望特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聚良教授分享其观点。
 
Part.1
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的整体格局是怎样的?
 
HR+/HER2-乳腺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尽管不同文献报道的数据略有差异,但普遍认为该亚型约占乳腺癌总数的三分之二,具有较高的发病比例。因此,这一亚型的治疗策略备受关注。
 
从疾病特征来看,HR+/HER2-乳腺癌虽整体预后相对较好,且可选择的治疗手段较其他亚型更丰富。然而,这一亚型本身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使是早期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仍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出现疾病进展,最终发展为转移性乳腺癌。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在早期阶段实现有效控制,争取治愈,避免疾病进展。
 
近年来,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最早的卵巢功能抑制剂(OFS)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相较于传统的他莫昔芬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随后,内分泌治疗的持续时间也不断延长,从5年延长至10年甚至更久,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多项Meta分析结果也证实,延长和强化治疗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具有明确的临床获益。
 
此外,近年来CDK4/6抑制剂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该类药物在HR+/HER2-早期乳腺癌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例如,monarchE[1]研究中的阿贝西利和NATALEE[2]研究中的瑞波西利均已获批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国产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在DAWNA-A[3]研究中也公布了积极的早期数据,但目前尚未获得早期适应症的正式批准。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巩固了CDK4/6抑制剂在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该亚型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和更大的获益。
 
Part.2
在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如何科学判定高危人群?对于哪些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CDK4/6抑制剂进行辅助强化治疗?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精准医学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无论是晚期治疗、早期治疗,甚至手术决策,精准分层都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如何识别高危人群,是决定是否开展辅助强化治疗的关键。
 
目前已有三项阳性结果的临床研究——monarchE[1]、NATALEE[2]和DAWNA-A[3]——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三项研究在入组标准上各有差异,但都聚焦于中高危患者,尤其是monarchE研究,其设计与现行指南中的高危分层标准高度一致,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提供了明确依据。
 
 
根据现行指南[4],高危患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淋巴结转移≥4枚的患者;二是1-3枚淋巴结阳性,且伴有肿瘤直径≥5cm、组织学分级为G3或Ki-67增殖指数≥20%的情况。这些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高度可操作性,也被广泛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数据显示,1-3枚淋巴结阳性且伴有上述高危特征的患者,其复发风险与≥4枚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相近[5],因此在临床风险评估中,不应低估这一人群的复发可能性。monarchE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将这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证实其在接受CDK4/6抑制剂辅助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获益。
 
 
因此,对于符合monarchE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无论是淋巴结转移数量较多,还是数量较少但伴有高危病理特征,我们通常都会考虑使用CDK4/6抑制剂进行辅助强化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提升长期生存率。
 
除了上述病理指标,还有一些临床因素也提示高复发风险。例如,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通常被归类为“年轻乳腺癌”,这类患者往往具有更高的肿瘤侵袭性,治疗难度也更大,对治疗的需求更为迫切[6]。年龄本身即构成一个独立的高危因素。因此,我个人认为,这部分患者有必要接受辅助强化治疗。此外,脉管癌栓的存在也提示肿瘤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也是我们在临床中会关注的指标。
 
同时,多基因检测结果也为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补充信息。在NATALEE[2]研究中,部分N0的患者因基因检测提示复发风险较高而被纳入研究,使用CDK4/6抑制剂后也观察到了一定的临床获益。
 
综上所述,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的治疗,高危分层仍是制定辅助强化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未来,我们在这一方向上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Part.3
目前已有多个CDK4/6抑制剂公布了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数据,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多、更好的治疗获益?
 
这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不同的CDK4/6抑制剂在作用机制、研究入组人群、疗效数据以及不良反应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确实需要综合考量。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首先会关注药物所依据的临床研究入组人群。如果患者的情况与某项研究的入组标准高度契合,那么我会优先考虑该研究所验证的药物。其次是药物的毒副反应情况,不同药物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也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第三个重要因素是医保覆盖情况——是否纳入医保,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可及性和治疗的可持续性,这在实际决策中非常关键。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阿贝西利是首个获批用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的CDK4/6抑制剂[7],且在早期和晚期治疗中均已纳入医保。它采用足剂量起始,疗程为两年,目前的数据支持也最为充分。例如,其5年IDFS绝对获益达到了7.6%[1],据悉即将公布7年的IDFS和OS数据,我们也非常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阿贝西利在多个亚组中均显示出与整体人群一致的治疗获益。今年公布的年轻患者亚组数据[8]显示,其5年IDFS获益高达10.3%;在中国人群中也有持续披露的数据,5年IDFS获益为6.8%[9]。此外,monarchE研究中有32%的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在这一亚组中,4年IDFS获益为9.1%,复发风险降低了约40%。这些稳定、持续且一致的临床获益,极大增强了我们对该药物的信心。
 
 
整体而言,HR+/HER2-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治疗手段不断丰富,患者的长期获益也在持续提升。随着多个CDK4/6抑制剂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我们的治疗布局正变得更加精准和多元。在临床决策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患者的高危分层,还会结合病理特征、治疗耐受性、依从性以及医保覆盖情况等多维度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这种综合评估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治疗的科学性,也更贴近患者的实际需求。未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积累和长期随访结果的公布,我们对CDK4/6抑制剂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也将进一步优化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策略。我们期待在精准治疗的道路上,为HR+/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更持久、更稳定的生存获益。
 
▌参考文献:
 
[1]Rastogi P,et al.J Clin Oncol 2024;42(9):987-993.
 
[2]Fasching PA,et al.2024 ESMO abstract LBA13.
 
[3]Shao ZM,et al.2025 ASCO,Abstract 515.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
 
[5]Tolaney SM,et al.2024 SABCS P1-11-02.
 
[6]Gnerlich JL,et al.J Am Coll Surg.2009 Mar;208(3):341-7.
 
[7]阿贝西利FDA说明书(2021年10月21日更新).
 
[8]Harbeck N,et al.2025 ESMO BC,abstract 149P.
 
[9]Zhang Qingyuan,et al.Ther Adv Med Oncol 2024 Oct 23:16:17588359241286775.
 
张聚良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