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中国风丨黄河教授团队多项研究亮相EHA,全方位洞悉骨髓移植及CAR-T治疗新前沿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8 16:33:53  浏览量:120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本届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河教授团队多项研究入选壁报展示,涵盖基础和临床研究,为血液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或理论基础。本期选取其中5项进行介绍,包括端粒长度对移植预后的影响、乳酸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内皮细胞(HECs)生成的调控机制、CD7 CAR-T在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突破以及XPO1抑制剂在伯基特淋巴瘤治疗中的前景。

第29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已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成功召开。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并探讨有关血液学的创新理念及最新的科学和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河教授团队多项研究入选壁报展示,涵盖基础和临床研究,为血液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或理论基础。本期选取其中5项进行介绍,包括端粒长度对移植预后的影响、乳酸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内皮细胞(HECs)生成的调控机制、CD7 CAR-T在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突破以及XPO1抑制剂在伯基特淋巴瘤治疗中的前景。
 
 
01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端粒长度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摘要号:P1329
原标题:PATIENT TELOMERE LENGTH AND PROGNOSTIC INSIGHTS IN ALLO-HSCT FOR 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第一作者:吴恒薇;通讯作者:黄河、赵妍敏
 
研究背景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性DNA序列,构成保护基因组的重要生物结构。然而,由于细胞分裂期间DNA的不完全复制,端粒会不断缩短。最终,它们会达到一个临界长度,阻碍细胞复制,导致细胞凋亡,并促进生命体衰老。端粒长度(TL)是生物年龄的精确指标。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背景下,移植前端粒长度(TL)的增加是否与细胞保护能力增强及潜在的延长移植后患者的生存期相关。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队列研究,共纳入397名于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llo-HSCT的患者。在移植前收集患者血液样本,随访结束日期为2023年12月30日。数据分析于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2月20日之间进行。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397名被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并接受allo-HSCT的患者。首先,根据四分位数将TL分为短TL(Q1)和长TL(Q2、3、4),并根据疾病类型进一步细分为淋系恶性肿瘤和髓系恶性肿瘤。值得注意的是,在淋系恶性肿瘤队列中,观察到供者存在显著的性别不平衡,其中长TL患者主要接受来自男性供者的移植物。在髓系恶性肿瘤队列中,短TL患者主要为男性和年龄较大者。长TL患者在移植前风险分层为低或中危,且大多数在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淋系恶性肿瘤与髓系恶性肿瘤之间的比较分析显示,年龄和端粒长度无显著差异。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观察是,短TL与淋系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与髓系恶性肿瘤患者相反。这表明短TL对淋系恶性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不利影响,而在髓系恶性肿瘤中未观察到这种趋势。在无病生存期(RFS)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中淋系恶性肿瘤中短TL患者的RFS较低。尽管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但趋势表明,淋系恶性肿瘤中短TL与较少的复发和非复发死亡率(NRM)降低相关。
 
研究结论
 
在淋系恶性肿瘤中,短端粒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更高的复发率和更高的NRM相关,凸显了端粒长度在此特定情境下的潜在预后影响。
 
02
乳酸诱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Th1细胞的免疫反应
摘要号:P1295
原标题:LACTATE INDUCES TH1 RESPONSE IN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第一作者:吴恒薇;通讯作者:黄河、赵妍敏
 
研究背景
 
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中,供者T淋巴细胞主要分化为Th1细胞。作为aGVHD中的主要效应细胞,Th1细胞的分化显示出显著的稳定性。然而,既往的研究发现,仅通过降低T-bet和IFN-γ的表达并不能显著改善aGVHD。本团队前期的研究发现,乳酸与aGVHD中的Th1炎症反应存在相关性。
 
研究目的
 
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乳酸的产生,削弱Th1炎症反应来减轻aGVHD。
 
研究方法
 
通过使用与CD4Cre小鼠杂交的Ldhafl/fl小鼠,在小鼠中实现了T细胞特异性Ldha基因的靶向删除(Ldhafl/fl;CD4cre,cKO,以C57BL/6J为背景)。选择cKO小鼠作为供体,而相同性别和年龄的Balb/c小鼠作为受体。来自cKO或Ldhafl/fl(WT)小鼠的T细胞被过继转移至Balb/c小鼠。此外,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C57BL/6J小鼠的T细胞耗尽的骨髓同时转移,以建立aGVHD模型。
 
研究结果
 
研究首先确认了T细胞中Ldha的高效删除。由于Ldha的缺失,T细胞在通过CD3/CD28抗体激活后,细胞内乳酸水平显著下降。在体外极化条件下,Ldha-/-T细胞表现出T-bet表达下调,同时IFN-γ生成减少。研究使用Ldha-/-T细胞建立了aGVHD模型,并在第14天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接受Ldha-/-T细胞的小鼠脱发明显减少,脾脏大小轻微改变与野生型aGVHD相比,cKO aGVHD小鼠体重减轻最少,aGVHD评分较低,且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对aGVHD小鼠T细胞的RNA-seq分析显示,cKO aGVHD中与Th1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全局下调。通过小鼠中的qPCR验证,仅Stim2和Fasl 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这表明Th1相关基因转录整体下调。此外,对aGVHD小鼠中与Th1炎症反应相关的关键分子的研究揭示了IFN-γ表达下调,Th1/Tc1细胞中T-bet减少,以及Th1细胞中CXCR3表达显著降低。这些发现共同表明,降低乳酸产生可减轻Th1炎症反应,使aGVHD得到缓解。
 
研究结论
 
基于观察到的乳酸与Th1炎症反应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通过降低乳酸水平成功减轻了Th1炎症并缓解了aGVHD。这一发现为aGVHD的临床干预开辟了新的途径,提示调节T细胞乳酸产生可能作为缓解aGVHD的潜在治疗策略。
 
03
ELTD1通过WNT/HPIP通路对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内皮细胞的分化过程进行负调控
摘要号:P1385
原标题:ELTD1 NEGATIVELY REGULATES DIFFERENTIATION OF HEMOGENICENDOTHELIAL CELLS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THROUGHWNT/HPIP PATHWAY
第一作者:Luo Qian;通讯作者:黄河
 
研究背景
 
多能干细胞(PSCs)作为产生造血干细胞的理想细胞来源,因其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多能性而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对人类造血调控信号网络缺乏了解,PSCs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效率低,限制了生成足够满足临床需求的大量血细胞的尝试。因此,探索PSCs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对于体外获得造血干细胞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
 
在胚胎造血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s)通过内皮-造血转化(EHT)由造血内皮细胞(HECs)发育而来。然而,关于造血过程中HECs生成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ELTD1是HECs的新调控因子,并验证了ELTD1在HECs中的表达显著较高。本研究的重点是评估ELTD1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造血分化过程中生成HECs的功能和机制。
 
研究方法
 
通过全基因组分析,确定ELTD1是HECs的潜在调控因子。利用iCRISPR/Cas9技术敲除hESCs中的ELTD1,并诱导其进行造血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RT-PCR、免疫荧光和慢病毒转导等方法进行表型评估。应用基于RNA-Seq的基因分析来验证表达显著改变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最后,结合共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CoIP/MS)以及流式细胞术来探索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
 
RT-PCR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ELTD1的表达与hESC造血分化平行,随后在其分化为造血细胞时减少。对不同时间点的阶段特异性细胞群进行排序,以记录ELTD1的细胞类型特异性,结果显示ELTD1仅在第6天的CD31+CD34+HECs中表达。功能缺失型研究表明,ELTD1通过特异性地促进HECs的生成来介导hESCs的造血分化,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向造血细胞的转化,生成更多的造血细胞。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使用第6天的分化细胞进行RNA-Seq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Wnt信号通路。RT-PCR结果显示,在ELTD1缺失的细胞中,Wnt靶基因TCF7L1、CCND1、BIRC5和AXIN2的表达均下调,这与RNA-seq的结果一致。接下来,用Wnt激动剂CHIR99021处理ELTD1-KO1#和ELTD1-KO2#hESC细胞,以进一步确认结果。正如预期,与仅敲除ELTD1相比,CHIR99021处理抑制了CD31+CD34+HECs的生成。为了探讨ELTD1如何调节Wnt信号通路,采用免疫共沉淀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其相互作用伙伴。结果显示,HPIP与ELTD1存在物理相互作用,表明ELTD1可能通过HPIP介导Wnt信号通路表达。随后,研究探讨了HPIP是否为ELTD1介导的Wnt靶基因表达所必需的。结果显示,ELTD1过表达增加了Wnt靶基因的表达,而内源性HPIP的敲低则抑制了Wnt靶基因的表达,并逆转了ELTD1过表达导致的HECs和造血细胞减少,表明HPIP是ELTD1调控hESC造血分化网络的一个靶标。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ELTD1在造血干细胞生成过程中通过与HPIP相互作用介导Wnt信号通路调节,为了解人类造血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04
抗CD7通用型CAR-T疗法为CD7阳性R/R T-ALL/LBL患者提供破局之道
摘要号:P1471
原标题:PHASE I STUDY OF AN ANTI-CD7 UNIVERSAL CAR-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D7 POSITIVE T-ALL/LBL
第一作者:胡永仙;通讯作者:黄河
 
研究背景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是源自前体T细胞的侵袭性恶性肿瘤,通常影响骨髓(BM)、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纵隔。与针对R/R B-ALL/LBL的CD19 CAR-T细胞疗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比,CAR-T细胞疗法在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因缺乏有效靶点和诱导T细胞与CAR-T细胞的“自相残杀”而受到阻碍。CD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已被确定为这些疾病的潜在靶点。本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针对CD7的通用型CAR-T产品RD13-02,这是一种创新的“即用型”CAR-T细胞,含有经过改造的第二代CAR结构,采用CRISPR/Cas9技术破坏T细胞受体(TCR)和CD7。本研究在纳入R/R T-ALL/LBL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NCT05716113)中,评估了RD13-0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靶向CD7 CAR-T疗法的关键障碍。
 
研究目的
 
探讨RD13-02在R/R T-ALL/LB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纳入年龄在3至70岁之间、被诊断为CD7+R/R T-ALL/LBL的患者,进入“3+3”剂量递增研究。根据RD13-02的总给药剂量,将患者分为四个剂量组(DL-1:0.5×108 CAR+T细胞;DL1:2×108 CAR+T细胞;DL2:4×108 CAR+T细胞;DL3:6×108 CAR+T细胞)。所有患者均在CAR-T细胞输注前连续三天(第-5天至第-3天)接受标准淋巴细胞清除治疗,该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 mg/m2/天)和环磷酰胺(500 mg/m2/天)。初步疗效评估在第28天进行。在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推荐2期剂量(RP2D)后,研究将进行剂量扩展。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2月21日,共纳入1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R/R T-ALL/LBL患者(7例ALL,5例LBL),中位年龄为32.5岁(范围:20至52岁)。患者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线(范围:1至4),4例患者在入组前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所有12例患者中,骨髓原始细胞的中位数为64%(范围:6%至89%),其中6例(3例ALL,3例LBL)有髓外浸润。在所有剂量水平下均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事件、神经毒性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可控,大多为轻度(G1,n=8;G2,n=2;G3,n=2)。由于DL2和DL3组中各有1例患者出现3级CRS,研究人员将DL1剂量设定为推荐2期剂量(RP2D),并高度重视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输注后初次28天评估中,12例患者中有9例达到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CRi)。在输注后第2个月,又有2例患者达到CR/CRi,总缓解率(ORR)为92%。所有患者均通过qPCR观察到扩增,扩增时间为D6至D15。峰值扩增发生在D8至D27之间。持久性的中位持续时间为33天(15~79天)。
 
研究结论
 
抗CD7通用型CAR-T产品RD13-02对CD7+R/R T-ALL/LBL安全有效。需纳入更多患者并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验证其疗效。
 
05
XPO1抑制剂触发TP53突变伯基特淋巴瘤细胞的自噬
摘要号:P1264
原标题:XPO1 INHIBITOR TRIGGERS AUTOPHAGY OF TP53-MUTATED BURKITT LYMPHOMA CELLS
第一作者:Mowang Wang;通讯作者:黄河
 
研究背景
 
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具有独特的病理和临床特征。强化的多药联合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伯基特淋巴瘤的治疗,改善了患者生存。TP53突变频率与年龄无关,与较高的复发率显著相关。XPO1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靶向药物,通过阻断核输出蛋白1(XPO1)可逆地抑制肿瘤相关蛋白和mRNA的核输出。XPO1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已成功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发性骨髓瘤(MM)和NHL的治疗。
 
研究目的
 
探讨伯基特淋巴瘤对XPO1抑制剂的应答以及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采用4D LF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测定KPT330(50 nM,48小时)处理前后CA46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质分布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标记分析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系CA46、Raji和Daudi中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
 
研究结果
 
所选的细胞系CA46、Raji和Daudi均存在MYC重排和TP53突变。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KPT330处理后核质比增加的蛋白质主要参与自噬调节和p53信号通路,包括TFEB、USP10、DAP、NRBF2、SQSTM1等。为了验证KPT330触发的自噬效应,首先评估了CA46细胞在暴露于KPT330 24小时后的凋亡率,所有凋亡率均低于10%,排除了凋亡诱导的自噬。其次,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自噬通量相关蛋白LC3B-I和LC3B-II的细胞质负荷在KPT330处理后均增加。此外,KPT330处理组中LC3B-II与CQ共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表明KPT330增加了LC3B-II的表达,但不影响其降解。
 
进一步利用pLenti-CMV-mCherry-GFP-LC3B质粒构建了LC3B稳定过表达的CA46细胞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KPT330处理后GFP和mCherry信号的中位荧光强度均增加,进一步证实了LC3B表达水平的整体升高。为了探究自噬通路表达增加的机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验证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结果。结果显示,KPT330处理后TFEB蛋白的核质比增加。TFEB与自噬体形成、自噬溶酶体融合和溶酶体生物学过程中涉及的基因上调表达相关。QPCR分析验证,KPT330处理后6至24小时,与上述过程相关的基因(如LC3B、VPS11、CTSD和CLCN7)表达水平均升高。
 
更有趣的是,USP10作为调节自噬和p53/TP53水平通路的一部分,经药物处理后在细胞核中表达显著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内p53蛋白整体的表达水平升高。免疫共沉淀(Co-IP)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p53蛋白的泛素化水平降低,表明USP10蛋白通过降低p53的泛素化水平来维持其稳定性。最后,将Ca46-荧光素酶细胞注射到NSG小鼠中,建立了伯基特淋巴瘤动物模型。通过灌胃方式每周两次给小鼠服用KPT330。成像结果显示,KPT330单药治疗对体内CA46淋巴瘤细胞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
 
研究结论
 
XPO1抑制剂KPT330能够限制自噬相关蛋白的核输出,从而在TP53突变的伯基特淋巴瘤细胞中调节自噬并稳定p53功能。这揭示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专家简介
黄河教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973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中心主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亚太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基础研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前沿技术与转化研究。先后于2003年及2015年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负责人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27项,以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Cell Research,Lancet Haemat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7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5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近5年在国际大型会议担任主席、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百余次。作为大会主席分别于2005年和2014年在杭州主办亚太国际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大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部CAR-T细胞治疗学专著《CAR-T细胞免疫治疗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研究生《血液内科学》教材,参编著作及教材11部。任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权威杂志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编委。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骨髓移植

分享到: 更多